本文目录一览:
国家关于学生研学的规定
研学旅行纳入教学计划: 各中小学需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确保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 研学旅行需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等相结合,形成系统化的教育方案。 活动安排与时间要求: 研学旅行活动主要安排在小学四至六年级、初中一至二年级、高中一至二年级的学生中。

教育部最新的研学规定要求各中小学将研学旅行纳入教育教学计划,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且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等结合,活动安排在小学四至六年级、初中一至二年级、高中一至二年级,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三天。
国家关于学生研学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中,该规范的主要内容如下:实施时间与适用范围:自2017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研学旅行组织。术语定义:明确了研学旅行、研学导师、研学营地等关键术语的含义,为理解和执行规范奠定了基础。

国家关于学生研学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中,该规范自2017年5月1日起执行,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组织研学旅行的旅行社与教育机构,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定义关键术语:规范中首先定义了研学旅行、研学导师和研学营地等关键术语,确保各方对研学旅行的理解一致。
国家关于研学基地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运营时间要求:申请单位需正式运营满三年,确保有充足的时间积累丰富的研学经验与资源。接待人次要求:申报单位必须能够证明其已接待超过一万人次的中小学生参加研学实践活动,以体现其广泛的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

关于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项目资金的分配原则上是,每个基地每年不超过150万元,每个营地每年不超过500万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基地和营地开展学生研学实践活动,并改善与研学实践活动相关的教育教学条件。
研学旅行‖如何构建研学旅行的课程评价标准?
1、构建研学旅行的课程评价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主题性与综合性评价 超越课时教学评价:研学旅行课程应注重整合性和主题性,评价不应局限于传统的课时教学,而应关注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结合多种评价方式:采用及时评价与延时评价、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2、研学旅行课程在课程内容上具有主题性和综合性,因此评价应超越传统的课时教学评价,注重整合性和主题性,结合及时评价与延时评价、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评价应聚焦实践性、知识关联与运用、学生积极性与兴趣的调动,体现多元性、过程性与开放性。
3、课程的科学性应体现在符合课程原理的基本规范上。研学课程必须要有明确、具体、准确的课程目标,要有完善、合理、适切的课程内容,要有规范、有效、深刻的课程实施方案,以及科学、全面、多元的课程评价。综合性原则 研学旅行是一门多学科综合的跨学科课程。
4、健全课程体系:制定关于研学旅行的质量标准,明确课程目标、主题和评价方式。关注学校内学科之间的互动,与校外资源密切配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综合课程体系。
深度好文:关于研学旅行活动中承办方资格的思考
研学旅行服务合同需明确规定费用、行程安排、服务标准等,与旅行社包价旅游合同的要素基本一致。合同中需详细列出旅游服务内容,确保活动的专业性和合规性。综上所述,研学旅行活动的承办方应具备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保证学生的权益和安全。
在研学旅行中提供特定领域的课程或活动,需要具备相应领域的专业背景。例如,如果你计划带领学生进行历史文化的研学旅行,你应当拥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确保研学内容的准确性与深度。同时,这些内容必须符合当地的教育要求,才能真正发挥研学旅行的教育意义。担任研学活动的导游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格。
定义关键术语:规范中首先定义了研学旅行、研学导师和研学营地等关键术语,确保各方对研学旅行的理解一致。安全第一原则:强调研学旅行活动应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要求活动组织者、承办方和供应商共同致力于保障学生的安全。平等参与机会:特别指出研学旅行应面向所有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的机会。
本文来自作者[ixyy]投稿,不代表学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xyy.cn/xinwen/202509-819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学音号的签约作者“ixyy”
本文概览:本文目录一览: 1、国家关于学生研学的规定 2、研学旅行‖如何构建研学旅行的课程评价标准?...
文章不错《研学旅行规范(研学旅行规范2024最新版)》内容很有帮助